廣州市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廣州市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根據通知,工作目標為至2025年底,虛擬電廠的接入容量200萬千瓦,調節能力達到80萬千瓦,在白云、海珠等區域建設虛擬電廠精準調節的應用試點,通過聚合可調節資源解決局部區域網絡受限及低壓臺區過載問題。
至2026年底,接入容量達到400萬千瓦,調節能力達到120萬千瓦,常態化開展虛擬電廠參與電網調節,通過聚合可中斷負荷、用戶側儲能、光伏等分布式資源,高峰時段快速削減負荷峰值,低谷時段消納新能源余電,形成“分鐘級響應、全域靈活調控”的韌性電網支撐體系。
至2027年底,實現10千伏及以上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充換電設施等資源的接入,接入容量達到500萬千瓦,調節能力達到150萬千瓦。虛擬電廠成為電力保供和峰谷調節的重要支撐,形成可持續、常規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和產業生態。
全文見下: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廣州市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穗工信函〔2025〕181號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廣州市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廣州供電局、各有關企業:
《廣州市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請徑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反映。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8日
廣州市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一步培育推動我市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依據《國家能源局關于支持電力領域新型經營主體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廣東省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實施方案》等有關要求,結合我市電力系統運行特點和電力市場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依托前期工作基礎,加快構建虛擬電廠運營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負荷側可調資源的聚合及響應能力。
至2025年底,虛擬電廠的接入容量200萬千瓦,調節能力達到80萬千瓦,在白云、海珠等區域建設虛擬電廠精準調節的應用試點,通過聚合可調節資源解決局部區域網絡受限及低壓臺區過載問題。
至2026年底,接入容量達到400萬千瓦,調節能力達到120萬千瓦,常態化開展虛擬電廠參與電網調節,通過聚合可中斷負荷、用戶側儲能、光伏等分布式資源,高峰時段快速削減負荷峰值,低谷時段消納新能源余電,形成“分鐘級響應、全域靈活調控”的韌性電網支撐體系。
至2027年底,實現10千伏及以上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充換電設施等資源的接入,接入容量達到500萬千瓦,調節能力達到150萬千瓦。虛擬電廠成為電力保供和峰谷調節的重要支撐,形成可持續、常規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和產業生態。
二、主要任務
(一)健全虛擬電廠管理體系
1.成立市虛擬電廠管理中心。在廣州市電力負荷管理中心(設在廣州供電局)的基礎上,掛牌成立廣州市虛擬電廠管理中心。負責廣州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建設和運維,建立虛擬電廠日常運行的管理制度,開展虛擬電廠資源管理、運行評價、資金發放等工作,開展虛擬電廠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
2.完善市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推動市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與省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運營商技術支持系統等平臺的互聯互通,建設資源準入與退出、資源接入、運行監測、能力校核、效果評估等功能,強化虛擬電廠消息交互與服務能力,實現運營、管控、服務一體化集成應用。建設全市可調節資源、產業鏈負荷管理的動態數據庫,形成“用戶側可調資源一張網”,實現各類資源分層可視、實時監測、動態調控。(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
3.制定運營管理工作要求。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制定《廣州市虛擬電廠運行實施細則》。市虛擬電廠管理中心制定《廣州市虛擬電廠運營管理辦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明確市場主體的準入退出要求、運行管理要求、響應組織、考核結算和異議處理等內容,明確技術接入規范及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與運營商技術支持系統的信息報送和指令雙向傳輸要求等。(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
4.制定相關技術要求、規范。制定虛擬電廠及其資源接入、信息交互、數據傳輸、監控終端、網絡安全、運行控制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建立資源能力評估、運行評價、運營服務等方面技術規范。推進車網互動、溫控負荷等新型可調資源接入技術研發,明確其交互機制與安全邊界。推動終端設備、通信協議、系統平臺等產業鏈技術的國家和行業級標準立項和實施。(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廣州供電局)
(二)培養虛擬電廠市場
5.建立虛擬電廠可調節資源庫。依托市級虛擬電廠管理平臺,聚焦充換電設施、中央空調、集中供冷站、用戶側儲能、港口岸電、分布式光伏等特色資源,建立面向廣州市可調節資源的常態化排查機制,收集建設容量、使用情況、響應時延、響應方式、可調能力、可調時長等關鍵信息,分級建立調峰、應急響應等不同電網應用場景的多層級動態資源庫。政企聯動支持虛擬電廠運營商、售電企業、用戶、資源投資和運營方開展合作。(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各區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6.開展可調可控能力建設。分批次推進存量資源智能化改造,鼓勵虛擬電廠運營商按用戶開展存量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推動企業開展車網互動(V2G),中央空調的能源管理系統建設,強化分布式光伏“可觀、可測、可調、可控”能力建設,拓展用戶側儲能、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多元儲能應用,支持具備分鐘級實時調節能力的虛擬電廠開展備用補償。新建用戶側儲能、充換電設施、重點區域中央空調、分布式光伏等原則上應具備調節能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7.推動資源聚合系統建設。鼓勵虛擬電廠運營商建設技術支持系統或升級資源運營系統,具備可調節資源的動態監測、優化運行和參與市場交易能力。支持充換電設施運營商、儲能投資商對已有資源運營系統的改造,實現資源的“可觀、可測、可調、可控”建設。鼓勵運營商技術支持系統向聚合用戶提供節約用能、綠色用能等方面的增值服務。(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8.培育多元市場主體。按照“分類培育、托底保障、開放協同”原則培育虛擬電廠運營商。一是擇優培育一家中央空調負荷聚合商,重點開展寫字樓、數據中心等場景的空調柔性調控與需求響應。二是支持組建車網互動聯合運營主體,優選充換電設施運營商與汽車制造企業協同,聚焦光儲充放一體化停車場、工商業園區有序充電等場景。三是強化電網企業托底保障職能,承接城中村用電優化、臨時保供電等市場化機制難以覆蓋的應用場景。四是鼓勵成立灣區協同創新主體,重點開展港口岸電設施智能化改造、分布式光伏余電交易等特色業務。(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三)深化虛擬電廠運營機制
9.引導虛擬電廠積極參與省電力市場交易。構建省、市兩級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協同機制,爭取廣州市的市場化需求響應啟動權限,積極引導廣州市的虛擬電廠參與全省市場交易。推動廣州轄區內的虛擬電廠參與廣東省市場化需求響應、南方區域輔助服務、中長期及現貨等常態化市場交易。(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10.開展市級虛擬電廠應用。市級財政每年安排不超過1000萬元給予市級虛擬電廠應用獎補。一是按照每千瓦時不高于3.5元的標準,開展有功功率需求響應補貼。二是按照每千乏時不高于0.12元的標準,開展無功功率需求響應補貼。三是按照每小時每千瓦不高于0.01元的標準,對建設有技術支持系統、具備分鐘級實時調節能力的虛擬電廠給予備用容量補貼。每年年底前,廣州供電局依據當年度虛擬電廠建設運行情況,對補貼資金進行測算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審核后按規定統一劃撥至廣州供電局,廣州供電局負責項目單位補貼資金的審核發放。(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廣州供電局)
11.豐富虛擬電廠商業模式。支持虛擬電廠運營商整合用戶側可調資源,開展結合分時電價的優化運行等業務;推動虛擬電廠與綠色電力交易、碳普惠市場的機制銜接,建立可調節能力與碳減排量聯動機制;鼓勵拓展售電套餐設計、節能改造等增值服務,形成“基礎收益+增值分成”的多元盈利模式,增強業態發展可持續性。(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四)加快科技創新與生態構建
12.深化虛擬電廠技術創新。支持智能終端、技術支持系統、人工智能集群控制等領域的技術創新,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等虛擬電廠項目試點示范,推動虛擬電廠關鍵技術驗證及商業模式創新,加快推動技術成果快速轉化應用與推廣。(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
13.推動示范項目建設和推廣。支持白云嘉禾產城融合示范區、海珠數字經濟試驗區等區域,結合車網互動(V2G)、“光儲充放”“光儲直柔”等技術,選取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新型社區等典型場景,建立虛擬電廠運營聚合系統,開展可調資源分級認證標準、協同調用等創新;建設V2G調峰、V2G微電網示范等差異化虛擬電廠示范工程集群,打造可復制推廣的灣區特色實踐模式。(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14.打造虛擬電廠產業生態。深化政企協同,加快對虛擬電廠系統、技術、設備、通信等產業鏈主體培育,對掌握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企業,在“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科技項目申報中開辟綠色通道,形成虛擬電廠應用推廣和產業生態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廣州供電局具體實施,政企協同、統籌推進虛擬電廠建設。市級相關部門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及時解決相關問題,確保各項任務目標順利完成。
(二)加大政策支持
加快制定虛擬電廠建設運營配套支持政策,優化管理流程和技術標準,積極推動虛擬電廠參與需求響應、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和電力市場交易。
(三)做好組織實施
各單位要加強協同配合,加快推進虛擬電廠建設,引導各類可調節資源參與電力系統調節,持續優化虛擬電廠運營模式,推動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
(四)做好政策宣貫
加強國家、省、市虛擬電廠相關政策、重要成果、典型案例的宣傳,組織虛擬電廠運營商和相關電力用戶開展政策宣貫培訓,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虛擬電廠建設及運營,進一步激發源網荷儲互動活力。
四、附則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本方案執行期間如遇國家、省、市有關政策及規定調整的,從其規定。本方案與本市其他優惠措施,由申報單位自主選擇申報,不重復資助。本方案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各責任單位應當結合分工及時制定出臺實施細則或操作規程等文件,鼓勵各區政府出臺協同配套政策。